疫情之下业绩逆势增长,秘诀是?——中智咨询公司人力资本咨询中心团队

战疫报道一百五十二之一线风采

  面对来势汹汹的新冠肺炎疫情,中智咨询公司人力资本咨询中心坚持“一手抓好疫情防控,一手抓好业务开展”,上下齐心协力做到“两不误、双胜利”,坚决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和复工复产保卫战。

  整体部署保存量

  及时盘点,明确工作目标。公司正式复工后,中心第一时间在各区域团队召开复工动员会,详细盘点了现有项目执行情况及特殊时期客户需求状况,坚持中心“不讲困难、只讲克服;不找借口、只找方法”的一贯工作作风,明确“特殊时期业绩指标不下调”的目标,要求有序推进复工复产。

  线上沟通,调整组织模式。因疫情防控要求,原先的驻场服务模式难以开展,但客户等不了啊!“客户有需求、服务不下线”,中心要求各项目组积极通过线上方式跟客户沟通,变被动等待为主动出击,及时为客户排忧解难。同时,中心果断改变原先相对固定的小组配置,建立了细分专业领域专家构成的灵活组织模式。这样不仅提高了项目的执行效率,也提升了团队的协作效能。

  管理加码,保证业绩达标。特殊时期,中心以精益管理、盘活资源、提高人效为切入点,实现降本增效目标。在面临市场开拓受阻的困境下,中心把工作重心放在存量项目的执行和结项上,通过细化项目管理颗粒度,出台《项目周期管理办法》、顾问产值预警机制等多项制度管理举措,要求存量项目按计划周期开展、按时结项、提高回款效率。中心成员个个绷紧“产值指标”这根弦,提高自身工作效率,确保项目质量、跟进项目回款。中心部分客户身处疫情中心湖北,在复工复产无法提上日程的前提下,客户项目自然不得不被暂停。中心快速识别这些“困难户”,通过加快其他区域项目的进度和回款速度,稳住了中心业绩的基本盘。正是如此迅速的反应和加码的管理,才保证了中心阶段性营业收入、利润总额双达标。

  聚焦重点扩增量

  “虽然疫情让新业务开拓举步维艰,但我们凭借人力资源管理咨询行业领头羊的积淀,化危为机,积极寻找新的突破口,终于有所收获。”在中心副总经理白杨的带领下,中心在保存量的同时,聚焦业务开拓重点,探索出了新的市场增长点。

  聚焦科改专项行动,紧追国企改革热点。2019年底,作为科技型国有企业改革专场的“百户科技型企业深化市场化改革提升自主创新能力专项行动”启动,国务院国有企业改革领导小组办公室下发了《百户科技型企业深化市场化改革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专项行动方案》,各央企和地方企业都根据要求上报了试点企业。2月底,预入选企业名单公布,这些企业在3月25日前需

  提交本企业科改示范行动方案,备案通过后正式入选成为“改革尖兵”。中心紧跟国企改革热点、抢占市场先机,以国资国企改革“智库”为己任,积极投身助力改革任务。凭借之前积累的国企综合改革经验,中心克服疫情困难,在1周内迅速策划了2场指导科改示范行动方案撰写的线上直播课,第一时间为一筹莫展的预入选企业提供了“指路明灯”。后续,中心持续加码开展了4场系列专题直播,从企业中长期激励及公司治理等方面响应科改企业改革面临的实际需求。

  为更好地满足科改企业的个性化需求,中心配套对原有8个产品进行了优化和萃取,为百户科改专项行动定制化开发了新工具。直播后,中心趁热打铁与175家科改企业进行了“一对一”沟通,了解客户实际情况、改革中遇到的痛点和难点,并为其中近百家企业提供了方案撰写、方案审核等服务,后续促成了十多个项目的成功签约。

  聚焦定制化直播培训课,拓宽地方国资目标客户。疫情影响下,许多公司纷纷选择线上直播课的方式吸引客户,保持客户粘性。“同质化的直播有效果吗?如何从同质化的直播中脱颖而出?如何彰显我们的专业价值?”中心通过逆向思维,倒逼想法,不断优化市场营销策略,坚持“洞察客户需求、创造品牌价值”,将“我要给客户讲什么”的思维方式转变为“客户想听什么”,提升客户感受,将客户需求放在第一位。通过前期一对一调研需求的方式,自3月起,中心为8个省市级国资委提供了定制化直播培训课,参与培训人数高达8587人。中心以定制化服务为突破口,挖掘潜在客户,拓宽国资群体,立足专业本身,致力于创造客户价值,为“中智”品牌发声。

  2020年是极为特殊的一年,更是充满挑战的一年。在明确的“保存量、扩增量”目标引领下,中心业务有条不紊地推进,实现了1-4月营业收入及利润总额“双达标”的好成绩,较去年同期分别逆势增长了18.18%和17.42%。成绩的背后,是“中智咨询人”勇往直前、迎难而上的信心,是“千淘万漉虽辛苦,吹尽狂沙始到金”的决心,更是“以客户需求为己任”的责任心。战斗还在继续,他们还在前行!
(中智人力资源管理咨询公司 倪春晖报道)

本文版权归中国国际技术智力合作有限公司所有
转载本站文章请注明:“转引自中国国际技术智力合作有限公司www.ciic.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