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建动态

智学党史100天|(四十三)渡江战役

微信图片_20210305103408

  党史回眸——渡江战役

  三大战役结束后,蒋军主力已被歼灭。但蒋介石仍不甘心失败,在美国的策划下,一面与我假和谈,一面部署江防,企图凭借长江天险阻我南进。

  1949年4月20日,国民党反动政府最后拒绝在国内和平协议上签字。21日,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委员会主席毛泽东和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司令朱德发布了《向全国进军的命令》。4月20日晚和21日,人民解放军第二、三野战军遵照中央军委的命令和总前委的《京沪杭战役实施纲要》,先后发起渡江。百万雄师以木帆船为主要航渡工具,在炮兵、工兵的支持配合下,在西起湖口、东至江阴的千里战线上强渡长江,迅速突破国民党军的江防,占领贵池、铜陵、芜湖和常州、无锡、镇江等城,彻底摧毁了国民党军的长江防线。23日,第三野战军一部解放了国民党22年来的反革命统治中心南京,宣告了国民党反动统治的覆灭。我军全线渡江后,蒋介石为了避免其江防部队被分割围歼,令所有部队火速向浙赣路、杭州、上海方向撤退,企图控制皖浙赣山区,构成新防线继续顽抗。据此,我东集团和中集团于27日在吴兴会师后,29日在广德地区全歼敌5个多军。接着分路追击,于5月3日解放杭州。西集团突破江防后,以徽州、上饶、贵溪为目标,多路向南追击,5月7日控制了浙赣路,切断了汤恩伯、白崇禧两集团的联系,粉碎了敌组织新防御线的企图。5月14日,第四野战军从武汉以东团风至武穴地段南渡长江,16日、17日解放武汉三镇。22日,第二野战军一部解放南昌。27日,第三野战军主力攻占全国最大城市上海。6月1日,我军乘胜解放崇明岛。至此,渡江战役胜利结束。

  渡江战役,是继三大战役后,我军又一次大规模的战役行动。此役共歼国民党军43万多人,解放了南京、杭州、上海、武汉等大城市和苏、浙、赣、皖、闽、鄂广大地区。这一胜利,为进军华南、西南创造了有利条件,加速了全国的解放。

  (材料来源:共产党员网)


  党史人物——姚喆

  湖南省邵阳市双清区渡头桥镇是姚喆将军的故乡,这里有一所以他名字命名的学校——姚喆中学。在校园内,姚喆将军的戎装塑像正对着学校大门,“注视”着每一位来往学校的人。作为邵阳市中小学德育教育基地,每年新生入学,学校都会组织学生学习姚喆的革命事迹,在学生心中埋下爱国主义的种子,教育学生勿忘家乡革命先辈。

  姚喆是中国人民解放军高级将领,1906年生,湖南邵阳人。1925年参加乡农民协会,曾任主席。1928年7月参加平江起义,加入中国工农红军。1929年,姚喆加入中国共产党。

  姚喆曾任红军连长、营长、团长、师参谋长,参加了中央苏区历次反“围剿”。1934年1月,在福建沙县战斗中,姚喆率50余人突击入城,与反扑之敌展开激烈巷战和白刃格斗,身负重伤仍顽强指挥,获中央革命军事委员会颁发的三等红星奖章。长征中曾任国家政治保卫局总队长。到陕北后,姚喆历任师参谋长、师长,参加了直罗镇、东征、西征等战役。1937年春,入延安抗日军政大学学习。

  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后,姚喆任八路军第120师358旅参谋长、第715团代团长,参加了收复晋西北七城等战斗。1938年8月,姚喆与李井泉率部开辟大青山抗日根据地,先后任大青山骑兵支队副司令员、司令员,后参加百团大战和领导大青山军民进行反“扫荡”作战,为绥远和山西抗日游击战争紧密配合创造了重要条件,为大青山抗日根据地的创建和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1943年,姚喆任塞北军分区司令员,1945年起任绥蒙军区司令员,率部参加了大同集宁等战役。

  1948年后,姚喆任西北野战军第8纵队司令员、第一野战军第8军军长兼绥蒙军区司令员。在历次革命战争中,姚喆出生入死,屡建战功,为中华民族的独立与解放建立了不朽功勋。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姚喆任绥远军区副司令员。1951年8月,他参加抗美援朝,任中国人民志愿军第23兵团副司令员。同年底回国后,历任人民解放军总高级步兵学校第一副校长、校长,武汉军区副司令员。1955年,姚喆被授予中将军衔。1979年5月27日在北京病逝。

  虽然姚喆将军已逝世40年,但在家乡人心中,他从未远去。为纪念他,姚喆将军出生的村庄已改名为姚喆村,并成了当地新农村建设示范村。“姚喆将军是我们村的骄傲,我们也正在多方筹集资金,对将军故居等进行修缮,努力打造一个红色文化和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姚喆村党总支书记刘国红说。

  (材料来源:共产党员网)

版权所有:中国国际技术智力合作集团有限公司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8284号 京ICP备07007517号